曾經(jīng)得到過催眠治療的來訪者中有很多人都會存在一個抑制和阻抗的問題,這種問題在來訪者跟隨一系列催眠暗示時隨時可能發(fā)生,這不僅阻礙了催眠的進行,也妨礙了他們的人際生活。所以,想要成功進行催眠、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就要將這些“攔路石”移開,那么如何利用催眠中的抑制和阻抗就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這與催眠術(shù)中的對立面并列也是密切相關(guān)的。
一、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習慣于抑制和阻抗的人往往都有一段他們無法承受的被欺騙的感情經(jīng)歷。
正因為如此,他們現(xiàn)在想“隨它去吧!”他們抗拒過分指導,并經(jīng)常做一些與他們所認為的他人想讓他們做的事情相對立的事。當然,這種對抗的趨勢實際上是對他們早年經(jīng)歷的一種有益補償。人的本性似乎想讓我們成為獨特的,并且許多人相信,人的文化和心理發(fā)展歷史,對于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真實的自我表達,一直力圖達到愈來愈包容的程度。
二、在對催眠術(shù)的試驗性研究中,心理學家已經(jīng)發(fā)展出反應性抑制的概念來解釋相似的反應現(xiàn)象。
在重復某些任務之后(走迷宮、解決一個性質(zhì)相似的問題),無論是老鼠還是人,似乎都越來越不愿意繼續(xù)重復,而更容易接受一個替代性的路徑和其他行為模式。這種抑制和阻抗顯然具有一種自適應功能,它可以阻止以前的行為,以利于反應的出現(xiàn)帶來新的可能性。
三、在催眠大師艾瑞克森與來訪者的實際工作中,他已經(jīng)探索出各種手段,用以處理和實際利用催眠中的抑制和阻抗的趨勢。
他認為治療師用言語簡單地表達出這個抑制,這常常起到一種避雷針的作用,它可以自動卸載來訪者內(nèi)心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尚不嚴重的抑制和阻抗。于是他會用以下這些短語來表述:
1.你可以的,不是嗎?
2.你可以小心地嘗試,不是嗎?
3.你不能阻止它,是嗎?
4.你會的,不是嗎?
5.你做到了,不是嗎?
6.為什么不讓那個發(fā)生?
四、理解一個抑制句比理解一個肯定句要難。
這也是這種肯定和抑制緊密并列的另一個用處。抑制和阻抗的使用可以引起困惑,這往往會弱化來訪者受限的意識定勢,并開啟內(nèi)部工作。
五、抑制的應用也與另一種間接形式有關(guān)——“不知道”和“不做”。
這種抑制的應用可以非常有效地、不經(jīng)意地插入到條件暗示中,比如下面對連接詞“除非”的利用。
1.你不必進入催眠,除非你真的準備好了。
2.你不會真的做個深呼吸,除非那只手觸到你的臉。
3.你不見得會知道你在催眠中會是多么地舒服,除非那只胳膊慢慢地下落,完全落下,停在你的大腿上。
4.你真的不必去做(治療性反應),除非(在來訪者不久之將來的必然反應)。
5.你不會去做,除非你的無意識己經(jīng)準備好了。
后面抑制和阻抗的應用,實際上是一種意識——無意識雙重制約形式。
這種利用催眠中的抑制和阻抗發(fā)展出催眠體驗的方法類似于一種“借力打力”的形式,一切有利的有害的條件都可以變成一種獨特的催眠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