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夠大致估算出你現(xiàn)在所處的地方離最近的門有多遠嗎?你正在做事的兩只手離得有多遠?你能知道當下所聽見的聲音來自哪個方向離你有多遠嗎?這些問題對你來說是不是能夠輕易就能回答上來?這是因為你大量的生活經驗讓你能夠使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從外部世界獲取到這些信息。這就是一種現(xiàn)實檢驗的原理,這種現(xiàn)實檢驗的觀點同樣可以運用到催眠中去。
一、一般的現(xiàn)實定向過程是如何運作的?
在意識層面,以及更大程度上,在你的潛意識層面,你都不斷地加工著大量感知覺信息,這些海量的信息沖擊著你的神經系統(tǒng),而真正能吸引你注意力的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巳。這些微量的信息讓你能夠感覺到你的身體在哪里,它處于何種位置,它與外在世界的距離又有多少。這種過程被稱為“一般化的現(xiàn)實定向過程”。
例如,在我把你的注意力引到你的左肩上之前,你很可能不會意識到你自己左肩的感覺。盡管如此,你的肩膀(它的神經)一直都在加工信息,例如你的衣服輕擦著你的肌膚,或者說它感受著房間里的溫度,而對于這些信息而言,只有當你努力去注意它們的時候才會被你意識到,如果你不注意,則不會進入你的意識。
二、什么是現(xiàn)實檢驗?
從我們的感官獲得周圍世界對我們的反饋,并努力證明它的準確性,這個過程通常被稱為現(xiàn)實檢驗。支持這個論點的人主要傾向于采用個體內視角的觀點,他們認為人在不斷地檢驗現(xiàn)實以保持個人的完整性,并減少我們因為不確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而感到的焦慮。這個過程一般是潛意識水平的,因此我們才會不以為意。心理學家羅納德•肖爾是一位催眠領域的先驅,他對此做了如下的描述:
在所有我們清醒的日子里,我們的覺知一直是我們在游走世界時的背景,我們將其作為一種參考框架或是對一般現(xiàn)實的定向,以其為背景或舞臺,在此之上解釋我們當下所有的意識體驗。在某種條件下,催眠只是其中一種形式。
這一寬泛的參考框架或對一般現(xiàn)實的定向會漸漸消失,成為我們頭腦中非常遙遠的背景,使得當下的體驗和它們通常所在的背景相分離。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想象和現(xiàn)實之間的區(qū)別就不再存在了。
三、催眠的現(xiàn)實檢驗觀點。
對催眠持有現(xiàn)實檢驗看法的理論認為,當個體第一次進入催眠,隨后又沉浸在催眠體驗中時,他們當前的現(xiàn)實檢驗過程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或許這種體驗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舒適感,同時伴隨一小部分似乎相互矛盾的信息,就像奧恩所說的“恍惚式的邏輯”狀態(tài)?;秀笔降倪壿嬛傅氖莻€體不需要自己的體驗是邏輯的或合理的。被催眠的來訪者可以“自由地將來自現(xiàn)實的那些知覺體驗和來自其自身想象的體驗混合在一起”。
四、暫時終止客觀的現(xiàn)實檢驗過程被認為能讓個體變得自由,因而可以接受任何被暗示的現(xiàn)實。
當個體通過將注意力轉向內心而暫時終止了從周圍世界獲得反饋的過程時,他們就在最大程度上將覺知定向在內在體驗上,這種狀態(tài)是絕大多數催眠體驗的特點,但并非全部的催眠體驗都是如此。被暗示的現(xiàn)實就像是任何其他的被感知到的現(xiàn)實一樣,無論是真是假,都將能夠決定行為和情緒反應的質量和數量。
不過,暫時終止或降低現(xiàn)實檢驗過程來接受暗示從而改變知覺體驗并不會讓個體完全失去現(xiàn)實的知覺。催眠中的個體能夠保留監(jiān)控情境的能力,并能在有必要的時候對情境現(xiàn)實和線索做出反應。
五、將海灘引入催眠的現(xiàn)實檢驗中。
對于生活環(huán)境中存在海灘的催眠師來說,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實施涉及海灘的催眠過程,而大多數人都會很享受很熟悉這種催眠體驗,因為他的來訪者大部分都會和他來自同一個生活環(huán)境。催眠暗示可以把所有與在海灘上有關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和觸覺體驗詳細地整合在這個過程中,從而讓來訪者真切地感覺到自己似乎“真的”在海邊。比如問來訪者:“你現(xiàn)在在哪里”,他可能會回答:“海灘上。”如果再問一句:“不是這個意思,是說此刻你在哪里?”來訪者幾乎肯定會說:“在你的診室里。”不過,在做催眠的時候,來訪者會把待在離海灘幾公里之外的辦公室里的這樣一個現(xiàn)實暫時擱在一旁,從而讓自己有足夠長的時間接受那些和在海灘上這個“現(xiàn)實”有關的暗示。
利用這種現(xiàn)實檢驗的原理進行催眠的方式,能讓來訪者放下對客觀現(xiàn)實的需要,他們接受這種由暗示引發(fā)的現(xiàn)實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同時如果來訪者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或者想象力豐富的話同樣也能增加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