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開始嘗試一件事情之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憂,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比如對于催眠這件事來說,首先因為它的神秘性以及不太被廣大群眾所熟知的原因,人們在接觸到這一新鮮事物的時候擔憂就會更多。催眠有害健康嗎?或者是催眠會造成傷害嗎?這種最常見的問題都是關于自身安全和健康的考慮,而后才會想知道它有什么好處。
一、催眠有害健康嗎?
其實催眠的體驗不會傷害到任何人,重點在于誰來實施催眠。催眠本身是無害的,但一個能力不夠的臨床工作者則可能會無意中造成傷害,這種傷害經常是源于臨床工作者的無知,盡管其意圖可能是好的。這一點并不只適用于從事催眠的專業(yè)人員,也適用于所有提供醫(yī)療服務的人。
一般來說,催眠的體驗既讓人感到放松,又讓人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被催眠者的生理功能常常會因此放緩,比如說呼吸和心跳變慢,而他的身體則一般會感到極為舒適。這樣的生理反應是有益于健康的,能有效地降低應激和不適感。催眠的體驗凸顯了個體能夠獲得一種超凡的自控能力,即便通常被認為是非自主反應的生理過程都可以被影響。
二、催眠不會造成傷害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給他人造成情緒上傷害的并不是催眠本身,但是這方面的困擾可能會因為錯誤的診斷、某次治療會談的內容不當或者臨床工作者無法有效地指引來訪者而造成。
(一)在催眠這樣的助人關系中,會有一方處于痛苦、脆弱和尋求解脫的狀態(tài)。一位經驗不足或受訓不夠的助人者可能會無意(很少是故意的)誤診了一個問題或其動力,提供了糟糕的建議,給出了不切實的承諾,強加給對方某個起到反效果的觀點,或者只是單純地在浪費來訪者的時間和金錢。
(二)催眠常常會讓來訪者觸及許久都未曾察覺到的記憶和感受。這些記憶和感受可能會帶來痛苦,在治療中也的確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而一位經驗不足或未曾接受過良好訓練的臨床工作者或許無法有效地處理這類問題,或者不具備上述能力。而另一位有著更佳技能的治療師或許就能夠利用完全相同的信息或反應來有效地推動治療。
舉一個不幸的例子:曾經有一位自稱是“催眠師、治愈者、精神咨詢師”的人,他描述過他如何使用催眠治療一位因為墮胎而感到內疚的女性。他使用催眠讓她生動地想象這個胎兒仍然活在她的體內。然后,他指導她和這個胎兒進行了一次對話,甚至給胎兒起了一個名字,向胎兒解釋為什么墮胎是必要的。他認為這理應是個不錯的解決問題的技術,并且難以理解為什么這一“合理”的做法效果竟如此之差。當這位女性離開他的時候,她的感受變得更糟糕了。他這種“拍腦袋”的做法證實了她最糟糕的害怕——她殺死了一個有名字和有人格的人。無論你對于墮胎有什么看法,你或許都能夠意識到這種干預是不恰當?shù)摹?/p>
(三)催眠顯然不會造成傷害,但無效或不恰當?shù)厥褂么呙唢@然可以造成傷害。無法有效地使用任何一種技術,無論這種技術是外科手術、心理測驗還是理發(fā),都可能會給人造成傷害。這個議題就像是牙科醫(yī)學并不危險,但一個糟糕的牙科大夫則可能是危險的一樣,催眠并非是危險的,但一位糟糕的催眠師則是危險的。
理論上我們有規(guī)范臨床行醫(yī)資格和實踐的政府機構,但不幸的是,在實踐層面,要把合格的和不合格的臨床工作者完全區(qū)分開來是不可能的。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復雜的是,在大多數(shù)的地方,人們都可以在完成極少的課程要求或臨床培訓,或完全“零基礎”的情況下從事催眠,更不用說是獲得資格認證了。因此,一位明智的消費者必須花些功夫來“尋覓到”一位有能力且受到良好訓練的使用催眠的臨床工作者。
催眠本身不會造成傷害,它能是我們產生情緒收益,進行心靈精神的療愈。所以,催眠會造成傷害嗎這種擔憂是沒必要的,需要擔心的是你的識人不清求助了一位不專業(yè)不合格的催眠師,你要相信一個愚蠢的人有把一切事物變得糟糕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