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到一個人說“我能行”,我們總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行為,并沒有起到實質的作用,但其實并不是如此,在專業(yè)的角度上講,這是一種自我催眠的行為,即,運用自我催眠來暗示自己,起到積極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科學有效地利用這一點,那么自我催眠暗示的那些神奇作用是真實存在的。
自我催眠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人的潛意識能量十分巨大,而自我催眠正是挖掘人類具有的自我意識和意象的一種心理方法,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資源,進行自我強化、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療。實際上,人們早已應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禱、宗教儀式、印度的瑜伽術、中國的氣功術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實施自我催眠。
自我催眠暗示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很大作用。當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暗示雖也有作用,但在催眠狀態(tài)下,暗示的內容進人潛意識領域更具有強大而持久的威力。在催眠狀態(tài)下的暗示,不僅能夠改變身體的感覺、意識和行為,而且還可以影響內臟器官的功能。
腦科學研究證明,大腦前額葉不僅與意識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有關,而且前額葉與調節(jié)內臟器官活動的下丘腦之間也存在著緊密的纖維聯(lián)系。這種結構上的聯(lián)系可能是人類能主動利用意識和意象來調節(jié)和控制內臟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質基礎。潛意識對調節(jié)和控制人體的呼吸、消化、血液循環(huán)、免疫反應、物質代謝以及各種反射和反應均起著很大作用。許多研究證明,在催眠狀態(tài)下暗示身體處于不同狀態(tài),代謝率就出現(xiàn)相應的變化,如催眠暗示正在從事重體力勞動時,代謝率可上升25%,應用自體發(fā)生訓練法進行自我催眠,使心身放松后,代謝率比平時的安靜狀態(tài)降低15~20%。
因此,在催眠狀態(tài)下,根據(jù)強化的原則,自己不斷地強化積極性情感、良好的感覺以及正確的觀念等,使其在意識和潛意識中印記、貯存和濃縮,在腦中占據(jù)優(yōu)勢,就可以通過心理生理作用機制對心身狀態(tài)和行為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
什么是自我催眠暗示作用?
自我催眠暗示是個體無意中接受了人(包括自己)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其發(fā)出信息后,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特殊心理現(xiàn)象。從這個概念出發(fā),暗示的實現(xiàn)總是存在著實施暗示與接受暗示兩個方面。之所以說它是特殊的心理現(xiàn)象,因為從暗示的實施一方來說,不是說理論證,而是動機的直接“移植”;從接受暗示的一方來說,對施暗示者的觀念也不是通過分析、判斷、綜合思考而接受,而是無意識地按所接受的信息,不加批判地遵照行動。
自我催眠暗示對人體生理活動、心理及行為狀態(tài),都會發(fā)生深刻的影響。當個體接受暗示后,不但可以改變隨意肌的活動狀態(tài),而且也可以影響不隨意肌的功能。由于這個原因,消極的暗示能使人情緒低落甚至患病或加重癥狀,積極的暗示能夠使個體的心理、行為及生理機能得到改善,增強對疾病的痊愈和康復的信心,達到治療目的,從而成為一種治療方法。個體接受暗示的能力叫做暗示性。暗示性的高低因人而異,與催眠感受性有密切關系,催眠感受性高的人暗示性也高。
所以說,當一個人總是在暗示自己,肯定自己的時候,千萬不要輕視他或嘲笑他,這是一種有科學依據(jù)的方法——自我催眠,學會自我催眠在很多領域都能夠應用它。合理運用自我催眠暗示往往能夠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相關文章推薦】:
1.怎樣練習自我想象催眠法
2.簡單實用的自我催眠方法有哪些?
3.蔡仲淮:催眠并不神秘,而是一種科學